-
世界上第一个“半机械人”去世,改造自己只为“逆天改命”
2022年6月15日,英国机器人科学家Peter Scott-Morgan(彼得·斯科特-摩根)博士去世,享年64岁。同时引起大家热议的,还有Scott-Morgan博士的特殊身份——世界上第一个人类半机械人(cyborg)。 Scott-Morgan在2017年被诊断出渐冻症,当时医生告诉他只剩两年的生命。得知这个消息后,Scott-Morgan没有认命,他决定突破科学极限,把自己变成一个完全的…...- 0
-
那个发明“左宗棠鸡”的人不在了
上周,一个普通的湖南人在台北去世。 这个人叫彭长贵。你也许没听过这个名字,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发明——左宗棠鸡,你一定知道。 在美国,提起“异乡菜”,除了披萨,再没有哪一道菜可以抢了“左宗棠鸡”的风头。如果说在日本,中华料理约等于麻婆豆腐,在美国,“左宗棠鸡”即是中餐代言人。 实际上,美国人并不知道左宗棠是谁,可他们就是爱这道“左宗棠鸡”。 为了探求这道菜的越洋史,美国纪录片导演Ian Cheney…...- 0
-
没药花园朱令铊中毒案系列(2)破案篇
发出上一篇朱令铊中毒案,收到近千条留言(抱歉,每次只能精选100条)。有人告诉我,孙维就是凶手,你的留言中已经有铊党出没;有人说,怎么连你都被贝志诚骗啦?如果他不是凶手,为什么要说那么多谎?一个身在美国的作者坚持把吴今案和朱令案合并一起,认为背后有一个巨大的阴谋团体。 有朋友对我说,他几年前发在知乎上的的一篇文章,在我发了朱令案的当晚,点赞量激增。可见大家在读到上篇后,都在主动寻找这个案子的信息。…...- 5
-
没药花园朱令铊中毒案系列(3)人物关系
由于本案的信息至今未对外公布,所以大家都把希望寄予熟悉孙维和朱令的人,希望能说出点什么内幕:譬如朱令周围到底谁可疑。但朱令的民乐团朋友包括她的男友都至今未发声,物化2班的人也在90年代集体保持沉默。 本文主要按照五个问题梳理人物关系: 1、物化2班中发言的人分成哪三派? 2、所谓和朱令交恶的女生是谁? 3、114室这四人内部关系到底如何? 4、朱令的男友可疑吗? 5、谁是2013年寄信给朱令父母的…...- 1
-
没药花园朱令铊中毒案系列(5)2018年新数据解读
第五篇和第六篇加起来有2万多字,考虑到放一篇内实在太长,阅读起来不方便,所以分成两篇。 我在第四篇写到,我认为第一次是多次、小剂量导致的慢性中毒,第二次是大剂量口服导致的急性中毒。这是我在读了很多铊中毒案例,也找了一些论文看以后,根据她的症状判断的。 由于时间所限,上周我把“投毒次数”的分析留到了这一篇。此后,我才获知2018年发表在《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》…...- 0
-
孙维,成为“朱令案嫌疑人”之后,海外躲藏的后半生
朱令去世一个月,人们扒出已经改名换姓、修改年龄、定居澳洲的孙维及她的近况。澳大利亚华人自发递交了近4万份请愿书,要求国会驱逐已更名为孙释颜的孙维出境。 澳洲最大媒体头版头条刊登了她的正面近照,并公开了她的居住信息、投资信息和多处豪宅。 这样的情形已不是第一次。朱令中毒近30年来,从毕业到海外定居,孙维的每一步,最终几乎都会被公之于众、被审判,甚至是被请愿驱逐。 公众似乎试图用这样的方法逼她被遣返回…...- 1
-
聊聊清华谷歌工程师杀妻案
十几天前,我从上海来到湾区,这里阴雨连绵。我在飞机上时开了网络,正好看到陈立人杀害妻子于轩一一案席卷网络。下飞机后去了一家火锅店,坐满了中国人,隔壁桌是几名中年男女,像是从大陆刚来的,一个男人大声聊到了“清华”“谷歌”,我心想一定是在说那个案子。 湾区的治安总体还是可以的,或者说,乡下嘛总是比旧金山这类大城市的治安要好许多。虽然也时不时发生财产犯罪,但陌生人入室杀人是罕见的。如果有凶杀案,大概率是…...- 0
-
没药花园朱令铊中毒案系列(1)
2017年,从后台回复的关键词统计,大家最希望我写的前三个案子之一是朱令案。 抱歉,我迟迟没写……拖延的原因之一是,我有点惧怕触碰这类关注度很大、网友情绪激动的案子。如果读者先入为主、主观情绪太强,他们期待读到的就是一篇谴责某凶手、发泄愤怒的文章,而难以接受理性讨论的种种可能性。 这两年几乎在每篇文章后面,都会有催写朱令案的留言。既然答应了,我一直记着这事,现在终于开始了这工作。 我相信朱令的家人…...- 1
-
普利策奖得主黄功吾:越战摄影《火从天降》不会再有了
对于越战,美籍越南裔摄影师、普利策奖获得者黄功吾的新闻摄影作品《火从天降》(The Terror of War, 也常被称为Napalm Girl) 因纪录汽油弹喷烧后赤裸的越南女孩一直是难以忘却的,黄功吾因此作一举成名,他和他拍摄的战火中的女孩皆因这张照片扭转了生命轨迹。黄功吾去年已宣布退休结束其长达 51 年的摄影师生涯。不久前,黄功吾先生来到上海并接受了“澎湃新闻·艺术评论”的专访,他详细回…...- 0
-
批评官员的尺度:《纽约时报》诉警察局长沙利文案
1960年,因为一则批评性广告,警察局长沙利文以诽谤为由,将《纽约时报》告上法庭,并申请巨额赔偿。两审失利后,几乎被各地政府官员相继提起的索赔逼至绝境的《纽约时报》,奋起上诉至联邦最高法院。九位大法官在“《纽约时报》诉沙利文案”中力挽狂澜,宣布“对公共事务的讨论应当不受抑制、充满活力并广泛公开”,维护了媒体、公民批评官员的自由。《纽约时报》资深记者、两度普利策奖得主安东尼·刘易斯,以翔实史料、生动…...- 0
-
没药花园朱令铊中毒案系列(4)分析篇
前面三篇整理了事实经过,凡是写到的内容,都标明了来源。资料几乎全部来自90年代至今正规媒体报道,以及基本可确认为本案相关人士的网络发言。我相信自己资料看的比较全了,如果我没写到的,多半是因为我觉得可信度不高。 很多人感觉看的不过瘾,是因为习惯了读一篇文章:先摆出一个观点,随后搜集所有事实来论证观点。其实网上这样的分析已经很多。 我认为,我的观点是什么,能不能说服大家,其实没那么重要。对于本案,最关…...- 1
-
撕总统,我们不是第一次:《纽约时报》是如何将美国政府斗败的?
2012年9月29日,阿瑟·奥克斯·苏兹贝格在位于纽约州南安普敦的家中病逝,终年86岁。他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,1963年起执掌《纽约时报》,是这份报纸历史上最年轻的发行人。 在苏兹贝格的主持下,这家创刊于1851年的百年老报不仅获得了31项普利策奖,更以行动捍卫新闻自由,在1971年将尼克松为首的联邦政府告上法庭。 美国政府如何欺骗公众 为防范共产主义在亚洲扩散,美国自艾森豪威尔总统开始就介入越南…...- 0
-
没药花园朱令铊中毒案系列(6)终结篇
01 集体作案的可能性 孙维的同学中至少有两人提出了集体作案的假设: “孙维同班同学”曾说:“支持孙维的几个人(不包括其中两人)都是和朱令关系极差,和孙维关系很好的……恕我大胆猜测:为什么大家没有想到过集体行动的可能呢?为什么有的人立场就那么坚定呢?为什么口气那么一致呢?大家不觉得奇怪吗?” 那么究竟是集体作案还是单独作案? 我认为一人所为的可能性更高。 首先,孙维靠自己就能取得铊,也完全可以独立…...- 1
-
美国著名战地摄影记者詹姆斯·纳赫特韦:摄影是真相的见证
二十世纪全球各地战争不断,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各国内战,一张张震撼人心的照片,令战地摄影师这种身份广为人知。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代表人物是罗伯特·卡帕(Robert Capa),他所拍摄的照片非常震撼,至今仍为后人所景仰。来到廿一世纪,以为当今世界格局相对稳定,战争似乎离我们很远,但事实上又时刻上演着。 战地摄影师詹姆斯·纳赫特韦(James Nachtwey)比前人们走得更远、走得更久,为的就是把一幕幕…...- 0
-
《纽约时报》弗里德曼:致年轻记者的50句媒体真相
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教授、《纽约时报》专栏作家塞缪尔·弗里德曼(Samuel G. Freedman) 美国作者自己三十年新闻写作与新闻教育之经验,写了《媒体的真相:致年轻记者》(Letters to a Young Journalist)一书,透视媒体运作内幕,揭示金牌记者成功秘诀。 尤其目前媒体巨大变化,新闻行业和新闻记者都面临着严峻挑战,弗里德曼以他新奇的观念和激动人心的故事,为已经或即将…...- 0
-
中国网络小说走红国外:“为什么我才知道还有这样的小说!”
美国小伙凯文·卡扎德读了半年中国网络小说后,成功地戒掉了毒瘾。 2014年,卡扎德失恋了,他心情苦闷,不愿出外见人,整日窝在家里,用毒品自我麻醉。一段时间后,他的胸口开始剧痛。去医院做了几次扫描,结果都是“没有异常”,卡扎德却不放心,总觉得死亡的阴影笼罩着自己。 卡扎德喜欢读漫画。有天他正在网上读漫画,网站聊天室的对话框忽然不停地闪起来。卡扎德并不经常参与聊天,但这回的讨论似乎异常热烈。卡扎德终于…...- 0
-
一个美国妈妈把孩子送进中国公立学校以后
美籍华裔作家朱贲兰的《小战士:一个美国男孩、一所中国学校和一场全球竞赛》在美国出版已一年有余。美国家长的教育焦虑,加上中美竞争的大背景,让该书受到美国各大主流媒体关注。在写书描述了儿子在中国公立学校的求学经历后,朱贲兰(Lenora Chu)听到了骂声:“你怎么能这样对待你的儿子?” 朱贲兰和老公都是驻华媒体记者,因为工作关系搬到上海后,她给儿子选择了一所本地学校。在大部分上海的美国家长都把孩子送…...- 1
-
中国转基因粮食作物商业化终获批,二十年拉锯得失几何
2023年12月25日,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,37个转基因玉米品种和10个转基因大豆品种获得生产经营许可证,这意味着在2024年,转基因玉米和大豆终于可以商业化种植了。 这样的消息,着实可以让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村子的农民兴奋很久。我们在秋天去过这个村子——当我们来到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义和塔拉镇复兴村时,马占全等村民刚刚忙活了一上午,配合县农牧局的技术人员对他承包的大田里的玉米进行测产——这里种着大片…...- 0
-
85度C,坐满失意的上海老人
如果你在一个工作日的下午,来到上海彭浦新村的85度C面包店,大概率会有些错愕。 不到100平方米的空间里,摆放着六七张小桌,找不到一个空座,顾客们三三两两地聚坐在一起,桌面上摆着蛋糕和饮品。这样的场景,看上去和上海大多数商圈里的咖啡店差不多,但只要仔细观察,就会发现最大的不同—— 这里的顾客,几乎全是上海本地的老年人。 忙着收拾垃圾的店员月红说,自己几个月前来85度C兼职,店里一直就是老年人多。店…...- 0
-
写字楼大量空置,折射了什么信号?
我国写字楼市场降温的速度之快,远远超过了住宅市场。北京、上海和深圳等地的写字楼大量空置,空置率创出10多年的新高,而租金价格创出10多年新低。一线城市里些曾经最顶级的写字楼,在大量办公区域关门之后,也不复往日的繁华和气派。 根据市场主流机构的数据,去年年底,我国几大一线城市的写字楼空置率都超过了20%。深圳的空置率最高,甲级写字楼的空置率超过26%,上海的空置率为21.8%,比上年上涨超过5个百分…...- 1
-
印度裔CEO在美国霸屏:为什么他们比华裔更成功?
根据美国联邦人口普查局最新发布的数据,截止2017年,美国华裔已超过了508万人,是仅次于墨西哥的美国移民人口第二大输出国。美国印裔的人数已经达到412万,27年间增加了足足230万移民。 不得不说,近10年来,印裔在美国的表现极度抢眼,硅谷三巨头——苹果、谷歌和微软,印裔已经收割后两个的CEO宝座。 此外,摩托罗拉、诺基亚、软银、Adobe、SanDisk、百事可乐、联合利华、万事达卡、标准普尔…...- 0
-
五环外与乡下人的悲歌
2017年1月21日,特朗普正式就任美国第45任总统。尽管选举的尘埃早已落定,但缠绕在这位“痞子富豪”周围的争议从未停歇。曾经看衰特朗普的主流媒体集体在追问:这一近年来最大的政治黑天鹅事件,背后到底是一股怎样的力量? 新总统走马上任的第二天,一本名叫《乡下人的悲歌》的自传冲上了亚马逊畅销榜,一时间洛阳纸贵。那些还在苦苦追寻答案的媒体如获至宝,匆忙地写下了推荐词:这本书能让你知道特朗普为什么能赢,在…...- 0
-
大家越是存钱,市场就越紧缩,每个人就越难赚到钱
最近楼市的重磅消息太多了。 五一假期期间,就有好几个大城市发布了解除限购限令,但都比较半遮半掩。 但今天(2024年5月9日),长三角核心城市杭州、西北核心城市西安的做法,就掷地有声。 没那么多废话,直接全市解除限购,不像前几天还要划个范围。哪里的房子地段好、哪里的房子没买头,难道本地人会不知道? 当然,你说新政出台,会有多大的效果……只能说短期内肯定有刺激。 各种逻辑早就被说烂了,我觉得多的大道…...- 0
-
照顾妻子四十年,他亲手把爱人推下了海
日本有一种越来越常见的谋杀案。杀人犯并非恶徒,而是旁人眼中最有责任感的家庭支柱,能够担起照顾久病家人的重任。 他们杀死的,也正是共同生活半生、悉心照料数余年的亲人。 在日本,这样的杀人案通常被称作“照护杀人”或“长照悲歌”,而如此极端的人伦悲剧,几乎每8天就发生一次。研究显示,加害者年龄在60岁以上的情况更是达到了近六成。 这个数字背后,是日本日益增长的老龄化趋势。2017年的数据显示,照护者和被…...- 0